浏览器的运行原理
浏览器工作原理
先考虑一个常见的问题:页面输入 url 到页面渲染,发生了什么?
- 比如我输入一个 baidu.com 然后敲下回车
- 浏览器会通过 DNS 服务器,将 url 解析为 IP 地址
- 会通过 IP 地址,找到相应的服务器,建立 TCP 连接,(就是三次握手),向服务器发送 http 请求
- 服务器接收请求,返回 http 报文、浏览器接收后,得到 html 代码
- 浏览器解析 html 代码,并请求 html 代码中的资源 (比如遇到 link 标签,浏览器就会去服务器上下载对应的 css 文件,遇到 script 标签就会去服务器上下载对应的 js 文件)
- 渲染页面给用户
- 服务器断开 TCP 连接 (四次挥手)
而其中 浏览器解析 html 代码 就是通过浏览器内核来进行解析的
浏览器的内核
浏览器内核指的是浏览器的排版引擎
排版引擎(layout engine),也称为浏览器引擎(browser engine)、页面渲染引擎(rendering engine)
或样版引擎。
不同的浏览器有不同的内核:
- Gecko:早期被 Netscape 和 Mozilla Firefox 浏览器浏览器使用
- pTrident:微软开发,被
IE4~IE11
浏览器使用,但是 Edge 浏览器已经转向 Blink - pWebkit:苹果基于
KHTML
开发、开源的,用于Safari,Google Chrome
之前也在使用 - pBlink:是
Webkit
的一个分支,Google 开发,目前应用于 Google Chrome、Edge、Opera 等
浏览器渲染过程
图解:
分析:
- 首先 HTML(很多很多的标签), 把很多的标签转换成对应的
HTML Parser
, 然后形成 DOM 树 - style 样式标签会转换成
CSS Parse
然后形成 style 规则 - 之后,DOM 树和 style 规则 会结合一起形成
Render Tree
渲染树,- 这时会有 layout (布局), 作用就是: 当浏览器发生变化时会展示不同的效果
- 最后生成
Render Tree
渲染树会进行绘制,将其展示在浏览器上
疑问:
Q1: JavaScript 代码在哪里执行呢?
A1: 在形成 DOM 树时, 有时候我们会对 DOM 进行操作,这时候就会遇到 JavaScript 代码
Q2: 谁来执行 JavaScript 代码?
A2: 因为 CPU 不认识 JavaScript ,所以是用过 JavaScript 引擎来执行的
认识 JavaScript 引擎
为什么需要 JavaScript 引擎
- 高级的编程语言都是需要转成最终的机器指令来执行的;
- 事实上我们编写的 JavaScript 无论你交给浏览器或者 Node 执行,最后都是需要被 CPU 执行的;
- 但是 CPU 只认识自己的指令集,实际上是机器语言,才能被 CPU 所执行;
- 所以我们需要 JavaScript 引擎帮助我们将 JavaScript 代码翻译成 CPU 指令来执行;
常见的 JavaScript 引擎
SpiderMonkey
:第一款 JavaScript 引擎,由 Brendan Eich 开发(也就是 JavaScript 作者);Chakra
:微软开发,用于 IE 浏览器;JavaScriptCore
:WebKit 中的 JavaScript 引擎,Apple 公司开发;V8
:Google 开发的强大 JavaScript 引擎,也帮助 Chrome 从众多浏览器中脱颖而出;
V8 引擎
我们来看一下官方对 V8 引擎的定义:
- V8 是用
C ++
编写的Google
开源高性能 JavaScript 和 WebAssembly 引擎,它用于 Chrome 和 Node.js 等。 - 它实现 ECMAScript 和 WebAssembly,并在 Windows 7 或更高版本,macOS 10.12+和使用 x64,IA-32, ARM 或 MIPS 处理器的 Linux 系统上运行。
- V8 可以独立运行,也可以嵌入到任何 C ++应用程序中。
V8 引擎架构
V8 引擎本身的源码非常复杂,大概有超过 100w 行 C++代码,通过了解它的架构,我们可以知道它是如何对 JavaScript 执行的:
Parse
模块会将 JavaScript 代码转换成 AST(抽象语法树),这是因为解释器并不直接认识 JavaScript 代码;
- 如果函数没有被调用,那么是不会被转换成 AST 的;
- Parse 的 V8 官方文档:https://v8.dev/blog/scanner
Ignition
是一个解释器,会将 AST 转换成 ByteCode(字节码)
- 同时会收集 TurboFan 优化所需要的信息(比如函数参数的类型信息,有了类型才能进行真实的运算);
- 如果函数只调用一次,Ignition 会执行解释执行 ByteCode;
- Ignition 的 V8 官方文档:https://v8.dev/blog/ignition-interpreter
TurboFan
是一个编译器,可以将字节码编译为 CPU 可以直接执行的机器码;
- 如果一个函数被多次调用,那么就会被标记为热点函数,那么就会经过 TurboFan 转换成优化的机器码,提高代码的执行性能;
- 但是,机器码实际上也会被还原为 ByteCode,这是因为如果后续执行函数的过程中,类型发生了变化(比如 sum 函数原来执行的是 number 类型,后来执行变成了 string 类型),之前优化的机器码并不能正确的处理运算,就会逆向的转换成字节码(反向优化);
- TurboFan 的 V8 官方文档:https://v8.dev/blog/turbofan-jit
V8 执行细节
那么我们的 JavaScript 源码是如何被解析(Parse 过程)的呢?
Blink 将源码交给 V8 引擎,Stream 获取到源码并且进行编码转换;
Scanner 会进行词法分析(lexical analysis),词法分析会将代码转换成 tokens;
接下来 tokens 会被转换成 AST 树,经过 Parser 和 PreParser:
- Parser 就是直接将 tokens 转成 AST 树架构;
- PreParser 称之为预解析,为什么需要预解析呢?
- 这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 JavaScript 代码,在一开始时就会被执行。那么对所有的 JavaScript 代码进行解析,必然会 影响网页的运行效率;
- 所以 V8 引擎就实现了 Lazy Parsing(延迟解析)的方案,它的作用是将不必要的函数进行预解析,也就是只解析暂时需要的内容,而对函数的全量解析是在函数被调用时才会进行;
- 比如我们在一个函数 outer 内部定义了另外一个函数 inner,那么 inner 函数就会进行预解析;
- 生成 AST 树后,会被 Ignition 转成字节码(bytecode),之后的过程就是代码的执行过程。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